發布時間:2025/7/29 新聞來源:唯賽環保 瀏覽次數:
一、沖洗目的
清除管路殘留焊渣、鐵銹、顆粒物及化學藥劑,避免堵塞EDI膜堆或污染樹脂,確保產水水質達標。
二、沖洗前準備
- 檢查管路:確認連接牢固無泄漏,閥門開關靈活;EDI模塊未通電(或已隔離)。
- 沖洗水源:采用預處理產水(如反滲透水),要求濁度<1 NTU、余氯<0.1 mg/L。
- 工具:高壓泵(可選)、濁度儀/電導率儀、接水桶及排水管道。
三、沖洗步驟
1. 粗沖(去大顆粒)
- 操作:全開排放閥,啟動水源,流速逐步提升至1.5~2.0 m/s(湍流),沖洗10~15分鐘至出水清澈無可見雜質。
- 重點:目視檢查排水,優先清除焊渣、泥沙。
2. 精沖(降濁度/SDI)
- 操作:保持排放,流速維持1.5 m/s以上(設計流量的50%~70%),持續30~60分鐘;監測濁度<0.5 NTU、電導率穩定(與進水一致)。
- 重點:確保無微小顆粒及殘留污染物。
3. 模塊關聯沖洗(若已安裝)
- 操作:低流量(0.1~0.2 m³/h)進水,逐步提升至設計值30%~50%,沖洗15~30分鐘;產水與濃水均排放至水質達標(無懸浮物)。
四、注意事項
- 安全:避免高壓沖擊管路焊縫;EDI模塊未通電前禁用高壓水流。
- 水質:必須用低污染水(如反滲透水),禁用原水;實時監測濁度/電導率。
- 排放:沖洗廢水需排入工業下水道,禁止回流或污染環境。
- 常見問題:顆粒殘留查死角;電導率異常排查水源或管路材質;長時間停放需重新排水啟動。
總結:按“粗沖→精沖→模塊沖洗”流程操作,確保管路“零污染”,保障EDI長期穩定運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