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/7/26 新聞來源:唯賽環保 瀏覽次數:
電去離子(EDI)技術通過電場驅動離子遷移,結合離子交換樹脂實現高純水制備(電阻率≥15 MΩ·cm),無需化學再生。其中,離子交換樹脂是離子傳遞、自再生及雜質去除的關鍵載體,直接影響EDI模塊的性能。
一、核心作用
- 加速離子遷移:樹脂通過高密度活性位點富集水中微量離子(如Na?、Cl?),形成“離子富集區”,在電場作用下快速傳遞至濃水室,提升脫鹽效率。
- 維持自再生:樹脂吸附的離子(如陽離子釋放H?、陰離子釋放OH?)與水分子解離產生的H?/OH?交換,恢復為H?型和OH?型活性狀態,實現連續脫鹽。
- 協同去除雜質:吸附弱電解質(如硅酸、硼酸)和截留微量有機物,提升產水純度(硅≤10 μg/L,TOC≤50 ppb)。
- 穩定結構支撐:均勻填充的樹脂顆粒優化水流分布,高機械強度樹脂減少破碎污染,保障模塊長期運行。
二、性能要求
EDI樹脂需具備高交換容量(≥1.8 mmol/g)、快速動力學、強機械強度及化學穩定性(耐氧化/有機物),主流采用苯乙烯系強酸/強堿凝膠或大孔樹脂。
樹脂是EDI的“心臟介質”——通過離子交換與電場的協同,實現高純水連續制備,是技術高效、環保的核心支撐。
復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