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DI(電去離子)模塊在水的深度處理中應用廣泛,然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,可能會出現漏水的問題,這不僅會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,還可能對周圍環境造成損害。以下是對EDI模塊漏水原因的詳細分析。
密封件相關問題
密封件是EDI模塊中防止漏水的重要部件,常見的密封件如密封圈。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,密封圈會出現老化現象。這是因為密封圈長期與水、化學物質等接觸,其材質會逐漸發生化學反應,導致彈性下降、變硬變脆。一旦密封圈老化,就無法緊密貼合模塊的各個連接部位,從而出現縫隙,水就會從這些縫隙中滲出。
此外,密封圈在安裝過程中如果受到不當的外力作用,可能會發生變形。比如安裝時過度拉伸或擠壓,會使密封圈的形狀改變,無法恢復到原本的密封狀態。當模塊運行產生壓力時,變形的密封圈就難以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,進而引發漏水。還有可能是在運輸、安裝或維護過程中,密封圈出現缺失或脫落的情況,這直接導致了密封環節的缺失,水必然會從相應位置泄漏出來。
模塊結構異常
EDI模塊內部有隔板和中心管等關鍵結構部件。隔板的作用是分隔不同的水流通道,保證水的正常流動和離子交換過程。如果隔板的間距設計不合理,在模塊運行時,水流的沖擊力可能會導致隔板發生位移或變形。當隔板的位置發生改變,就會破壞原有的密封結構,使不同通道之間的水相互泄漏。
中心管是模塊中重要的組成部分,它為水的流動提供通道。如果在安裝中心管時,其位置沒有安裝到位,出現偏移或傾斜,會導致與周圍部件的密封不嚴。而且,模塊的外殼在運輸或使用過程中,如果受到外力的撞擊,可能會發生變形。外殼變形后,其與內部部件的配合間隙會發生變化,原本緊密的連接變得松動,水就會從這些松動的部位泄漏出來。
內部燒損或變形
EDI模塊在運行過程中,對運行條件有一定的要求。如果長期處于低水位運行狀態,模塊內的電極可能會因為局部電流密度過大而產生過熱現象。同樣,高電流運行也會使模塊內部的溫度急劇升高。過高的溫度會使模塊內部的一些組件,如離子交換膜、電極等發生燒損。燒損后的組件會出現破損、變形等情況,破壞了模塊內部的密封結構,從而導致漏水。
樹脂或膜片損壞
樹脂和膜片是EDI模塊中實現離子交換和分離的關鍵材料。當進水水質較差時,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雜質,如大顆粒的懸浮物、膠體等。這些雜質會磨損樹脂,導致樹脂破裂。此外,如果水中含有較高的硬度離子,在離子交換過程中,容易在膜片表面形成結垢。結垢會增加膜片的負擔,影響其正常性能,甚至可能導致膜片穿孔。另外,水中的氧化劑,如余氯等,如果含量過高,會對樹脂和膜片造成氧化腐蝕,使它們出現破損,進而引發漏水。
運行維護不當
在EDI模塊的運行過程中,如果長期不進行清洗,水中會逐漸沉積各種雜質,形成結垢。結垢會影響模塊內部的水流通道,導致局部壓力升高,從而破壞密封結構,引起漏水。另外,在對模塊進行維護時,如果操作不當,例如在拆卸和安裝部件時,不小心誤觸了密封部位,可能會使密封件移位或損壞,導致漏水。
進水水質問題
進水的質量對EDI模塊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。如果進水中含有大顆粒物,這些顆粒物會隨著水流進入模塊內部,可能會堵塞水流通道,或者直接對模塊內部的部件造成物理損傷,破壞密封結構。高硬度的水會使模塊內部更容易結垢,增加漏水的風險。水中的余氯等氧化劑會與模塊內部的材料發生化學反應,腐蝕樹脂、膜片等部件,導致它們損壞漏水。